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拦不住。
封城戒严,是出于维稳目的,同时城外也确实危险莫测,这是集体利益。
但是,对于一些富人权贵,却骨子里漠视这些的。
他们有特殊路子,可以偷渡出去,也相信出城后能跑掉。
对于这些人的动静,江州大堂当然知道,燕六郎也咬牙切齿,但是堵不住,现在也不是收拾他们的时候。
眼下能守住城门与浔阳渡,已经是尽全力了,没空去管这些“到处打洞逃跑的老鼠们”。
反正生死自负,同时也得承担,日后年轻刺史与江州大堂追究违背戒严罪责的后果。
而浔阳城内的大多数普通老百姓们,没有这种跑路渠道,只能默默待在家中,遵守戒严,维护全城的集体利益。
只能祈祷本州官府靠谱,祈祷浔阳石窟那边的朝廷力量能回来尽快稳定大局……愿望朴实。
不时的有权贵富贵的马车经过长街,方向无非是浔阳渡或者匡庐山那边,与欧阳戎去往江州大堂的方向相反。
欧阳戎的马车,在这股出城逃窜的车流中,十分显眼。
逆流而上。
其实有不少有心人,都认出了欧阳戎的马车。
知道这是那位年轻的江州刺史的车驾。
主要是燕六郎带着一队捕头围在车边,认识燕六郎这位司法参军的人更多,自然也能推测车中人身份。
年轻刺史没走,真的还在城中,似乎还要去往……江州大堂那边?
有人看到了,装作不知,继续逃窜。
也有人默默的看着。
例如长街两侧家家户户的百姓门扉后面的那一双双眼睛。
皆在目送年轻刺史逆流而来的车驾……
马车内,欧阳戎此刻的心思全在功德塔上,没去在意外面的那些人心是非,那些“噪音”。
其实从王府一众人与槐叶巷宅邸女眷们撤离起,他耳边就有一连串的清脆木鱼声响起。
是功德值在增长。
【功德:六千三百一十九】
功德塔内,欧阳戎站在小木鱼前,低头检查。
若没记错的话,回浔阳城前,功德还是五千五百余的。
这次安排后手救王府与女眷们出城,短时间内涨了八百余功德,算是颇丰了,直接帮他突破了六千功德大关。
欧阳戎面色不惊不喜,离开功德塔前,回头望了一眼寂静不动的福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