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别人的手里,自然是悉数收归国有,如此一来,对其切齿痛恨者自然不在少数。
双方一拍即合,当即约定,四月底在平寿城集会,五月初就正式立旗作乱。
具体计划如下,因为参与举事作乱的大部分都是士族高门,家中自然多有仆僮,单指王脩府上,仆僮便不下二三百人,加上其他的一些,凑足两千人问题不大,此外驻军中不少又有一部分都是原本的降军,也可以联络一下,与之共同举事。
“兵家有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在孙策帐下经历过战场的王脩信心满满:“吾等如今便是以有心算无备,胜算起码在七成之上!”
“且我已说服县君符胥,举事当日,会先以议事为借口将吴班这些贼首请入府中赴宴,到时在宴席上先把他们一网打尽。”平寿城内另一个大族郑家家主郑祯比他更有信心:“贼首既除,余辈群龙无首,我方又准备充足,胜算何止八成,十成也是有的。”
“大善。”
王脩颔首:“待夺下平寿城后,咱们必须乘胜追击,不能给贼寇太多反应的时间,所以按我的意思,也不用所有参与此事的人都来平寿,选出一部分各自留在本城,待接到我平寿城起事成功的讯号之后,便就立刻也分别在各城起事。”
“如此以来,方可如大将军所言一般,使我北海一举克复!”
“王公所言甚是。”其余人深以为然,“眼下竖子正用兵荆州,大半兵力都聚集在江东前线,后方本就空虚,再加上措不及防,等他收到消息之时,却是为时晚矣!哈哈。”
“每个城中都有咱们的人,每个郡县的驻军中也都有咱们的旧卒,再加上王贼暴虐,我北海百姓苦其久矣,但有起事,必会云集影从,直至大事定矣!”
不得不说这个计划倒也算是颇为严整,这些人说起来更是头头是道,真好像是反手之间就可翻天覆地,只可惜即便是王脩这上过战场的也从未独当一面,而其他人更都是养尊处优的膏粱子弟,不识军法、不识战阵,再是夸夸其谈,也不过是纸上谈兵。
这不,没等起事就因事机不秘被高晋早早发现,奔命司更是多番调查,乃至琅琊的兵马都抵至平寿城下了,他们却是毫无所察,茫然不知。
夜雨之中,践水穿过两条街道,高晋引领诸人来到了御街,急促的命令一道道传下去。
数百或围堵街口,或包围王府。准备已定,一个都伯过来请示:“各队皆已就位,请问从事,是先叫上几声命他们开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