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而鲁肃也知道这种危言耸听,妄言欺人,也是纵横家一贯以来的伎俩。
这一点,鲁肃相信刘表和他麾下的谋臣也同样能看的出来。
但即便看出来是空言大话,事关己身,哪怕丝毫不信,刘表也不能不对此加以重视。
那么接下来的重点是什么呢?
便是周瑜如何在所有人已先入为主「这是一个谎言「的情况下,去让所有人都相信它!
公瑾能做到此事吗?
看着此时长身玉立,眼神迫人的周瑜,端是威风凛凛,带着不可一世的气魄,鲁肃心中的担忧和疑惑突然间便烟消云散。
......
到了第二日上午,刘表派遣宣使,召扬州使团入见。
「果如公瑾所料。」
在去往州牧府的路上,鲁肃对着周瑜颔首示意。
「说客故作惊人之语,自古以来,皆是如此,为何屡见不鲜?便在于甚是有效罢了。」
周瑜淡淡笑道:「所以能说动刘表主动召见咱们,乃是意料之中,只不过接下来能否说动他肯借粮予我,却是犹未知也。」
这话说的很直白,不过这「惊人之语」也不是随便说的,说重了容易被当成胡言乱语,说少了则不甚重视,不仅分寸要把握的住,更关键是说中对方的心事,最好是对方确实在忧虑此事,这才能把对方说动。
「最好还是卖粮,」鲁肃在旁纠正道:「能不欠人情最好。」
周瑜闻言看了鲁肃一眼,连连摇头:「尚未得寸,便欲进尺,可见人生之苦,大抵在不知足。」
扬州使团来的人近百,不过去见刘表自然不需要全去,因为这次会面的地点并非州牧办公的监察院署,而是刘表的府邸。
鲁肃是正职使者,他是一个,周瑜是一个,加上点了都伯公孙竖的将,他们三人在的蒋朝带领下,径迎细雨,穿通衢,走过几条热闹的街道,转入刘表府上。
午时左右,一辆马车施施然停在刘府石阶前,四人刚刚下车,抬头一看,便见府邸外边两侧,雄赳赳、气昂昂站了数百的士卒,尽皆赤甲,
披挂黑色披风。细密落下扯不断的雨丝打在他们的铠甲、戈矛上,发出微微的响声。
如今已是初冬了,本就寒冷彻骨,再加上雨水浇落,更是愈发难受,这些士卒却皆肃然而立,没一个人乱动一下,人未及前,已有一股森然的杀气迎面袭来。
周瑜、鲁肃对视一眼,皆是想道:「先声夺人,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