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不是直接租给百姓,而是包租给地方大士绅,由他们再转租。
这样,官田的使用权就和所有权进行剥离。
实际上乡绅之间很多买卖的田地,其中一部分就是这类没有所有权仅有使用权的交易。
“户部能够接受支付一定利息吗?”
这时候,魏广德突兀的就提问道。
“利息?”
张学颜听到这话,有些不敢置信的重复一句,就连一边的江治也是瞪大眼睛。
他们,显然都没有想到魏广德会这么问。
“看你的样子,户部短时间内还不上这笔银子,时间长了肯定要付利息才是。
户部和太仆寺常盈库签契约,约定还款时间,再付上一点利息,很合理。
如果只是短期借用,两个月内就能归还,自然就不需要这些。
朝廷发文书就是了,可户部两月内能还上这笔银子吗?”
现在大明朝廷还有常盈库存在,自然不需要向民间借贷。
魏广德可不会想着赚朝廷的钱就直接发国债,而且这种国债的利息也不会太高,肯定是按照朝廷对民间利息的规定减半,才有可能操作。
最关键的是,这个可以是一个开始,让户部向常盈库借银子,常盈库的银子也就有了价值,不再是死物,也能赚银子。
钱,还是在朝廷内部流通,只是从户部搬到常盈库。
这样操作下来,朝野反弹也就不会那么强烈。
没人从中渔利。
借钱付利息,大家其实也都能接受。
“如果今年预算不动,可能真得等到明年初才能补上。”
张学颜低头思索片刻才答道。
“这就对了,至少半年时间是吧。”
魏广德笑道,“给常盈库一分银子的利息就好。”
就这次的事儿,三十万两银子的借款,可能就是半年时间,还常盈库三十三万两银子,魏广德自认为已经给出了最好的解决方案。
张学颜和江治倒是都没对魏广德的建议提出质疑,他们知道,户部把银子搬到常盈库那里,朝野反对声音不会很大,也合情合理。
只是,张学颜,甚至是他江治,还有内阁所有人,都会被朝野喷一顿。
是的,大明朝廷都要靠借贷度日了,肯定是户部没做好,工部浪费民脂民膏,内阁管理国家不行
“魏阁老,说实话,我进户部这段时间也对户部各项收支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