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黄肆准备抽调 4~7个步兵营进驻金兰湾。
……
2个月后。
吴军舰队抵达金兰湾外海。包括 2艘三级舰, 6艘四级舰, 10艘 5级舰, 3艘运兵船, 20艘补给船。
最后一次补给是在广州。
之后舰队沿着海岸线南下,在黎朝向导的指引下轻松抵达了金兰湾。
安南国王黎维祁在旗舰上,一路又惊又喜又忧。
惊的是——天兵居然不走陆路从镇南关南下,这可是两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战争路线啊。
喜的是——天兵威武,武德充沛。
忧的是——庞大的账务,还不起。
临行前。
他已经签署了一份《安南请上国驻军条约》
黎朝需要承担驻军之一切开支。
吴朝承诺,驻军的数量不超过 5000,驻军地点不超过 3处。
原则上,
驻军不干涉安南内部任何事务,除非黎朝主动请求。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保护黎朝不被任何外部势力入侵。
黎朝对吴朝全面开放。
吴朝商品进入安南无需交纳一切关税。
吴朝百姓可自由出入安南,游览、定居、经商、开矿、嫁娶、做慈善。
……
黎维祁人在屋檐下,也不敢不签条约。
自己有什么资格讨价还价?400万两黄金又如何?
自己目前只是一个亡国的光杆皇帝罢了~
万一,自己不签,阮氏签了,那就亏大了。
在吴皇宫,
他远远地见到了阮氏使者。
吴国的威胁之意很明显,莫要认为自己奇货可居,大不了换一个人支持。
相当皇帝的人多如过江之鲫!
不说远了,
南方旧阮政权的逃亡王子阮福映此时就在暹罗,一边游说暹罗王,一边勾搭法兰克传教士购买军火,多方筹措,试图复国。
若是吴皇勾勾手指,朊福映肯定眉开眼笑的跑来苏州府签署条约。
卖小国的赛道,竞争很激烈的。
……
“开炮!”
战舰对准金兰湾防御工事展开炮击。
此地只有 300守军,可怜兮兮的 10条小船, 1座军营, 1处寒酸的炮台。
仅仅一刻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