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人头攒动的贸易行,伸了个懒腰,在发展的路上,有好有坏,但总体而言,还是好消息较多。
刘吉带领的大明远洋贸易船队顺利回航,在抵达琉球之后,海防巡检用最快的速度通报了松江府,在万历十五年三月初三这天,远洋贸易船队顺利抵达松江府新港。
这一天港口上人山人海,都是收到了消息迎接船队回航的人,在回航的这一天,新港禁止出入港口,为大船队让行,因为庞大的船队仅仅进出港,就要一天的时间。
天公作美,万里无云,海天一线的蓝色,出现了第一根桅杆,桅杆上悬挂着朱红色的团龙旗以及七星旗,这代表了大明官船和大明商船的双重身份,很快数条桅杆从海面上不断的升起。
港口的人群爆发出了巨大的欢呼声,号角声、鼓声此起彼伏更加热闹,海鸟被惊动展翅高飞,划过了海面。
为首的是三条快速帆船,分别是通和、泰安、安业号,这是专门为海贸而改良的远洋船,有三根桅杆,满载为一千二百料。
相比较游龙号和飞云号,这三条快速帆船,减少了两根桅杆,降低了五百料的载重,但船速并没有降低,而且更加灵活。
之所以有如此的改变,其实主要是为了适应远洋贸易的环境,三桅快速帆船更像是战舰。
(现役破浪号风帆训练舰)
万历十四年起,快速帆船开始了环球航行测试,将海测的经验进行总结后,对船只进行进一步的改进,预计在三到五年内,形成稳定的远洋型号,最终的目标是用快速帆船完全替换掉普通的帆船,更快的贸易。
快速帆船环球航行一次,只需要八个月的时间,缩短贸易时间,就是获得更多的金钱。
在三艘快速帆船身后是二十条的五桅过洋船,五十条的三桅马船,以及百余艘的四百料战座船。
算上战座船,不到两百条船的远洋商队,和永乐年间下西洋的船队相比,规模上要小很多很多,永乐年间,郑和带领的船队,光包船就有260余条,遑论护航的马船了。
但这不代表从海外带回的财富会少,船少了,但获得财富的效率变高了。
四百料的战座船,并没有因为大明日新月异的推出新型船舶被淘汰,反而经过了数次改良之后,仍然能够承担军事职责。
更小意味着更加灵活,意味着更广泛的战场环境,更小意味着更快的速度,能够进行侦查等工作。
比如四百料战座船因为吃水比重型船只小,可以驶入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