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领导,咱没白干,到现在也就一年嘛,这就比首都人民过的都好了。我这次去光顾着忽悠人,宣传咱们晋陵了,没怎么拍照。回头我得安排厂里的宣传干事去北京照一圈去,也让咱们县里的人民看看首都人民到底生活的怎么样,提升一下咱们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你可够损的。这要是传出去,北京的领导估计得气进医院去,说不好都能杀过来。”
“那心眼儿也太小了。”
徐县长笑了笑:“关键你也太气人了。”
“真得发一发。咱们县有县报,回头就出一期全版面都是照片的。我回去就安排宣传干事去北京。得展示出咱们县的志气来,要超越首都人民的生活。”
“那我怕是回不了北京了。”
王言哈哈笑,喝光了茶水,掐了烟,站起了身:“我先走了,领导,回去安排安排。”
徐县长笑着摆手……
回到厂里,叫上了老厂长等主要领导,大家一起在外面溜达,同时王言也还算详细的了解了一番过去多半个月的情况。
总的来说,一切顺利。又新建了几个简易的厂房,新增了二百多个工人,新组建了两条服装生产线,一条纺织生产线。
纺织厂当然不可能是全力以赴的去做牛仔布,同时还要供应县里各种布料。这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民生问题。
下边乡镇的供销社的布料,绝大多数都是纺织厂在供应的。农民们拿着辛苦攒的钱,弄着好不容易换来的票,买布回去自己裁缝衣服,或是做一些被面之类,这是必要保障的。
事实上,纺织厂现在合并的厂子,大多都是民生所系。
比如化工厂生产的肥皂、洗衣粉、化肥等等,造纸厂生产的纸本,生产文具的小作坊,农机农具等等,这些都是纺织厂合并的,也是要做好保障的……
如此一路说笑着,不觉得便走到了工地。
如今的工程已经盖了四层楼,年前肯定能封顶。之所以速度慢,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材料供应不上。
在七八十年代,或者说在九十年代以前,盖的楼房都是砖混的。这样的楼强度当然不高,所以普遍是五六层。到了八九十年代,建筑采用的钢筋混凝土,但是楼板用的多是预制板,而后拼装的,其抗震、防水等指标都相对较差。
纺织厂盖的楼,采用的是现代的建筑模式,全都是钢筋框架浇筑混凝土的板楼。但是县里的工厂,要保障整个县的运转,现在到处都是工地,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