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隆有些喜悦的说道,“陛下,安南的那个黎元澄还是有些本事,改良了火铳。”
朱允熥顿时来了兴趣,黎元澄的父亲黎季犛依然在安南忙着当权臣,想要将陈朝给篡了。
但是现在的黎元澄自从被大明以使节名义召来之后一直不许归国,一直都是在工部忙着做事,现在看起来是‘改邪归正’了,不再想着帮助其父谋朝篡位了。
朱允熥非常感兴趣的问道,“好好说说,这人是如何改良了火铳?”
朱允熥对火器非常重视,这自然是因为他知道未来的火器发展。只可惜他现在也能力有限,很难让火器一下子突飞猛进。
不过现在大明军中上下也都非常重视火器,这倒不一定是朱允熥的原因,而是早年老朱在打天下的时候火器就立了大功,军中的人自然也都明白火器的威力。
“先前火器射的不够远,有些散。”李景隆开心的说道,“经他之手的火铳,现在打的更准了一些。”
这看似只是极小的进步,远谈不上什么燧发枪乃至栓动枪等等,射程等等也没有什么质的变化等等,不过依然会让朱允熥感觉到开心。
大明现在的火器不夸张的来说就是独步天下,如今依然是在保持着发展和进步,自然就更加让人感觉到开心了。
朱允熥仔细想了想,说道,“这样吧,去安排一下让他入工部,火器这些事情还是要让他继续帮忙改良。威力越大越好,咱们以后用得上。”
李景隆自然非常认可这样的观点,作为大明的曹国公,他肯定是希望军队的实力越强越好。
他自然也明白现在看似是大明没了战事,可是以后肯定还会继续打仗,这都是根本不用怀疑的事情。
只需要等到国库稍微充裕一点,只要陛下整顿好内政等,那么大明的军队就要继续用兵了,这也是五军都督府上下的共识,没人会怀疑这一点。
所以该厉兵秣马的时候,肯定还需要继续厉兵秣马,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建功立业。
哪怕李景隆现如今是曹国公了,看似是升无可升了,不过该有的志向还是要有。他还想要追赶父辈的脚步,那还是他远远不及的高度。
虽然糟心事有不少,可是也有了一些好消息,这就是朱允熥开心的理由。每天有一点小进步,以后说不定就有大发展。
在李景隆报完喜之后,张福生匆匆过来汇报,“陛下,吴王殿下上了请罪折。”
朱允熥顿时忍俊不禁,笑了起来,“我这位二哥,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