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邓国逃溃的难民有了一些了解,红巾军分为革甲兵和布衣兵,革甲兵相当于正规军,而布衣兵则是奴隶兵了,革甲兵常常身上有着一件青铜革甲,手里还有一件像模像样的青铜兵器,但布衣兵衣衫褴褛,甚至连手上在战场上作战的兵器都是一个简单的木棍。
比起中原国家多讲究的【精兵路线】,似乎荆国更相信【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对普通士卒并非是很看重。
进攻邓国的荆国军队主要有两支,一支是以北王芈权率领的东路【北王军】,另一支则是寿王桓羽的西路【寿王军】,规格上,北王军要比寿王军高一点,但是两者都是荆国的精锐之师,在参邓国战场上,寿王军的表现还是比北王军更要亮眼一点。
而林玧琰想要克制住以【人海战术】取胜的荆国军队,就是必须要发展远距离攻击武器。
如弓箭,弩器是林玧琰看重的首选武器,其中因为大量桑柘木的发现,使强弓倒是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但是弩器这方面,林玧琰通过莒劢的关系,拿到了两三个边军的战利品——韩人的弩器。
天下劲弩皆从韩出!
韩国的弩器发展,中原诸侯之间是有名的,林玧琰也是从修复的一架韩国弩器试验出来,韩弩的确是可以达到六百步的射程,其中大部分也是不难仿制,但是韩人的冶铁技术的确是发达,其中悬刀至中心机括内构造林玧琰也是迟迟没有弄清楚。
不过林玧琰却是凭借着自己的记忆,以及参考韩人的弩具,自己硬是画了一份弩具的构造图案,其中,弓臂和弩身乃是采用桑柘木,弦乃是采用是桐油泡过的麻线,至于中枢机括,无非是达到拉下悬刀,使弩牙下缩,弦脱钩,射出箭而已。
大秦也有弩具,不过比起韩国来,差的可不是一点点,以至于边军的将士觉得还是手中的弓箭好使,因此弩具在武国边军之中并不普及。
林玧琰比较了大秦和韩人的弩具差异,才是发现武国的弩具从选材上便是差距韩人一筹。
因此林玧琰第一步便是进行选材上的改革。
至于第二步,则是怎么能够增加机括的发动力,毕竟弩具的射程可是直接和机括挂钩的。
林玧琰想了想,弩身之内的需要更大的拉力,很明显,这拉力并非是人力,而是齿轮,这就需要利用模具打造铁质齿轮,毕竟桑柘木虽然坚硬,但终究是木质,容易受力变形,没有铁的硬度大。
想到了齿轮,林玧琰便是拿起来了木炭在手中,这木炭乃是用布包裹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