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根本就没敢和他对上视线。
替女恨嫁的孟员外郎愁啊,他愁得连朝中的事都顾不上去发愁了。在往宫外走的这一路上,他一路说着自己家的这些愁人事。说到情伤处,甚至都眼泪汪汪了起来。
“诶,我这闺女,明明长得比她庶姐还要美一些,却老不爱打扮。让她每天早上少读几页书,学学她那庶姐,好好梳妆吧,她还要给我摆脸色。
“再说她这脾气吧,比男人还硬。想好了的事,谁也劝不动,那可是半寸都不肯让的。也不知道是像谁。她要有她庶姐三分懂进退,何至于搞成今天这样子?这不得一早就能嫁人了?等她生了个大胖儿子,心也就不会那么野了。”
赵钱孙李四位大人只是听着,他们就听听,不说话。
四人心想,你这嫡女为何不好找婆家,你自己心里当真就没半点数吗?
你这个当爹的,成天和我们说你那宝贝嫡女不温柔、不贤淑、脾气臭、性子倔,还爱和你这个当爹的摆脸色。你还能指望你那嫡女能在别家儿郎那里有个天仙似的好印象?
大家都是做京官的,又是在盛京城待了那么多年,哪怕是没见过面,但谁还能对同僚家里的儿孙辈不知根知底的?
孟员外郎说完伤心事,回家了。
家里离皇城更远的赵钱孙李四位大人便在摇了摇头后又继续说起了朝中的风向。
突然间,孙大人想起了一件事。
“老孟家的这个女儿,进国子监念书,好像也得有四五年了吧?”
“像是。老孟这闺女一开始就只是在私塾念书。后来啊,就瞒着老孟,自己偷偷考上国子监了。她一个小姑娘,倒是不容易。”
“这么说起来,我们这孟侄女进国子监的时间,应该和曲云阔差不多?孔克在国子监的时候,她也在?”
要说起曲云阔,那自是近来朝中谁人都知的存在。可孔克却也是和曲云阔同一年的进士,并且还是那年的状元。
和在朝中毫无助力的曲云阔相比,孔克的父亲还是枢密使。
曲云阔虽然一入仕途便锋芒毕现,孔克却是天下读书人更为艳羡的,走的是一条更为中正也更为容易的坦顺之途。
这两人在国子监的时候,就私交甚密,关系相当好。
那孟瑶和他们也是一块儿在国子监念书的,是不是……和近来风头很盛的这两位,也有些交情?
“不能吧?老孟这么爱炫耀的人,他闺女要是和曲云阔还有孔克都有交情,他还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