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点头,一边往小本本上记。
记好后,他吹了吹小本本上的纸,等上面的笔墨干。
“我都记下来了。”
李三郎的腿早已经修养好了,早就摩拳擦掌,想着出去替苏誉办差事了。
上次那么重要的事情,他出了事没有办好。
这次他一定办得漂漂亮亮的!
苏誉说道:“这件事不难办,但时机要把握好。”
“顺南知府何大人,这人虽是个墙头草,可他毕竟与镇远侯有多年的交情,估计不会眼睁睁看着镇远侯出大事。”
“所以你们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必须得瞒着他。”
“而且在朝廷来人之前,不能让镇远侯带着家人潜逃。”
李二郎两人一一记下苏誉补充的叮嘱,齐声应好。
……
而在顺南府城的镇远侯,正在焦急地等着朝廷的回信。
过年前他就写了奏疏送到朝廷去。
他派去送信的队伍,都是有经验的。
按照平时,一句快马加鞭,从他们西南送信过去也就比朝廷八百里加急慢一点。
随着王阁老被天下读书人联手声讨,在登闻鼓前一撞以示清白的消息传来,镇远侯便知道自己这事可能没这么快能处理。
不过推迟一些时间,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可后来王阁老下台,朝廷也稳定了下来。
这两三个月时间过去了,春耕都要开始了,他还没有收到任何朝廷回过来的消息。
镇远侯便有些坐不住了。
王阁老下台,赵成书的人现在在朝廷得势。
难不成正好是赵成书手下的人收到他的奏疏后,直接压了下来?
私自扣押下奏疏,这种事情若追究起来是重罪,可也难保不会有人铤而走险。
镇远侯不甘心,于是又写了一封言辞更激烈的奏疏送上去。
奏疏上,已经明晃晃地说苏誉私自对西南动兵,淮南王府要造反了。
这样的奏疏,放在哪个朝代都是八百加急送到皇帝面前的。
为了能稳妥送出去,他还安排了两波人马一前一后出发。
两拨人马都带着同样的奏疏。
不管哪一队人把消息送到京城都行。
可两个过去,还是没有任何消息。
问就是奏疏已经送了出去。
镇远侯便猜想,自己的奏疏可能被人截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