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留名?
华主编神色一动。那就正常了,难怪不去听古典乐了,难怪也不去SPA了,原来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难道是中俄文化互译,你去当总编撰?”华主编结合老姐妹的能力,迅速想到可能性。
田教授主持过人民出版社的俄文学系列丛书,但那和文史留名是两码事。
只有两国在战略上深入合作,再进一步的互译……现代文化史上才会留下一句话“xx为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翻译完了,一定好让我们《四九城文艺》做个访谈。”华主编来了兴趣,当即把手机都放下了。刚才她在说话间,在用摩天轮APP购买古典乐门票。
“想什么呢,现在都201……哦不2020年了,架起交楼的桥梁早在二十世纪就被先辈完成了。”田教授回应。
对的,学过翻译的都知道,中俄文化——毛熊国那边有翻译四大名著的汉语三杰之一罗高寿(伊戈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罗加乔夫)先生,华夏这边译有近千万俄文学,基本是搭建起国内翻译俄语框架的臧仲伦先生。
这种大神,“xx”位置你拿头去顶替?
整得她怪激动的,原来不是。
华主编又拿起了手机,还是很给面子地接话,“哦?那有什么好机会?”
“续写托尔斯泰的剧作。”田教授说出来都感觉骄傲。因为这绝对是个大事业。
“哈?”
你在港什麽?华主编疑惑地看着对方。
“顾陆老师为国家创作,祝毛熊国国庆七十年的贺文。”田教授大致进行说明。
就顾陆?续写列夫?!田教授认为对方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这样还不准确,应该是初生牛犊要吃老虎!
“写得怎么样?托尔斯泰未完成的作品是《早年回忆》吗?”华主编文学储备也相当不错,她口中的这部作品,列夫也确实没写完。
“非常好,是我见过最好的文学续作。续写的是托尔斯泰未完结的剧作《光在黑暗中发亮》。”田教授斩钉截铁地评价。
有点自卖自夸的嫌疑了吧,因为自己在翻译,所以给这么高的评价,不过也是人之常情。华主编表示自己非常期待作品。
“外交三部曲写得精彩,不过我们国家又不是只有这一个作家,为什么总是一样的选择?”华主编随即讨论这个话题。
“我听说,这个贺文邀请是俄驻华夏的大使非常主动的邀请。”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