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处的“剑峰池”,池水清澈碧绿,像是大地的眼眸。池畔有一坍塌之石峰,形似一柄锋利的宝剑,剑柄没入水中,
“剑峰”二字镌刻在剑身之上,虽剑刃在地震中震落池中,却依旧散发着凌厉之气。李潇蹲在池边,看着水中倒映的石峰,轻声说道:
“相传这池中曾插着阿黑哥营救阿诗玛的宝剑,如今虽断,却神韵仍在,仿佛还能看到那段传奇故事在上演。”张悦东捕捉着水中光影与石峰的交织画面,接话道:
“这画面,充满了神秘色彩,回去我得好好整理这些照片,配上这段传说,肯定很有感觉。”林一飞捡起一颗小石子,轻轻投入池中,激起一圈圈涟漪,笑道:“说不定这涟漪,就是阿诗玛的回应呢。”
傍晚时分,他们来到小石林,这里的氛围相较于大石林更加温婉柔和。“阿诗玛”石峰在夕阳余晖与彩灯映照下,宛如一位亭亭玉立的撒尼族少女,含情脉脉,似在翘首盼望着阿黑哥的归来。李潇静静地站在石峰前,被这浪漫的意境所打动:
“这阿诗玛石峰,承载着彝族撒尼人的深情与传说,真的让人动容。”张悦东利用灯光效果,拍摄出一组组唯美的照片,边拍边说:“这么美的画面,一定要记录下来,让更多人看到。”林一飞则好奇地向周围游客打听关于阿诗玛的更多传说,听得津津有味。
游玩了一整天,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他们来到一家当地餐馆,点了最具代表性的云南过桥米线。热气腾腾的大碗端上桌,上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鸡油,保持着汤的滚烫。
配菜丰富多样,有生的猪里脊肉片、鸡脯肉片、乌鱼片,还有熟的香酥、鸡肉、鸭肉等,以及各种素菜和佐料。
按照当地人的吃法,他们先将鹌鹑蛋打入汤中,接着把生鲜肉裹上蛋液放入汤里,瞬间肉片就被烫熟,再依次放入熟肉、素菜、佐料,最后倒入米线。李潇吃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这过桥米线,汤鲜味美,食材丰富,一口下去,满满的幸福感,果然名不虚传。”
张悦东也赞不绝口:“是啊,这独特的吃法,既有趣又能最大程度保留食材的鲜味,太绝了。”林一飞狼吞虎咽地吃着,含糊不清地说:“我感觉我能吃三大碗,太好吃了。”
用餐时,餐馆老板是一位热情好客的彝族大叔,他见三人对过桥米线如此喜爱,便主动过来攀谈,讲述起彝族撒尼人的故事。大叔操着略带口音的普通话说道:“我们撒尼人啊,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石林边,阿诗玛的传说就像我们的精神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