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建议,贾诩则另有看法:
“文若此言虽然有理,但如此行事恐显懦弱,于未来大计不利。”
“哦?那文和有何建议?”苏曜问道。
贾诩一抚胡须,走上前来侃侃而谈。
相比于荀彧保守的建议,贾诩的计策就显得非常直接。
眼下阴谋既已经查明暴露,犯人和凶手都双双死在司隶校尉的大牢,数日来黄琬却又找不到真凶,迟迟无法破案。
既然如此,就可趁机罢免其司隶校尉之职,将这一朝廷雄职操之己手。
“司隶校尉,不但掌察举百官,纠察不法之事,还有满员一千二百人的兵员名额,实打实的位低权重。”
贾诩缓缓说道,眼中精光一闪:
“若能掌握此职,对君侯稳定朝纲,推行新政大有裨益。”
苏曜闻言,微微点头,表示赞同。他深知司隶校尉的重要性,若能将其掌控在手中,无疑将大大增强自己在朝中的影响力。
“文和此计甚妙,只是这黄琬毕竟是朝中重臣,若无确凿证据,贸然罢免恐难服众。”荀彧眉头紧锁,提出自己的担忧。
贾诩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
“这有何难?那黄琬虽尽心尽力查案,但终究未能找出真凶,此乃其失职之处。”
“君侯可借此时机,向朝廷上书,弹劾其办事不力,请求将其罢免。”
“同时,君侯可举荐一位亲信担任此职,以彰显君侯大公无私,唯才是举之心。”
苏曜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
贾诩的计策简单又粗暴,直接夺权黄琬,拿下司隶校尉的大权,如此反对派即便有心,但洛阳城中所有兵力都在苏曜手中,他们也只能咬着指头认命。
可以说此乃釜底抽薪之计。
然而,正如荀彧所说,黄琬一代名臣,在士人中颇有声望,连那霸道的董卓都只能将其高高供起。
如今,他又是长安兵变中首举义兵的讨董功臣之一,贸然对他下手,罢官免职,很容易在这急需团结朝中力量的时候激化矛盾。
对于贾诩的计策,荀彧依然是直言反对,请求苏曜慎重处事,切莫在关键时刻让女帝登基的喜事蒙上不利的阴影。
面对两大谋士的分歧,苏曜捏着下巴也陷入了深思之中。
究竟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才好?
片刻后,苏曜计上心来,沉吟道:
“黄琬虽有失职,但确实功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