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镖局给捎去京城给他们。”杨若晴又许诺。
“啥?这些小衣裳都能送到花儿手里?”孙氏的眼睛顿时亮了,有些激动。
“要是能送到他们手里,那回头我再去多准备些东西,还有峰儿的衣裳鞋袜,家里的山货大安喜欢吃,花儿喜欢吃我做的辣酱,我也给她装两罐子,晴儿你说能带得动吗?”
杨若晴笑着点头:“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横竖我会给钱给镖局的,娘你想捎带啥就准备吧,不过,新鲜的吃食最好不要捎带,天热,路远,还没出庆安郡就得坏,干货和封了口的咸辣椒酱可以。”
“好嘞,我心里有数了,等东西都准备妥当我再给你看,看看有啥是带不了的你再说。”
“没问题,我到时候给娘把关。”
孙氏立马屁颠着去准备东西去了,不一会儿对面屋里传来翻箱倒柜的声响。
杨若晴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娘这是要把家给搬去京城呐?
刘氏端着裤子从茅厕回来了,估计释放得很过瘾,满脸的畅快。
“三嫂,我好了,你在哪?咱是不是该烧饭了啊?”
“诶,来了来了。”
孙氏应了声,风风火火跑了出来。
“三嫂你做啥呢?我咋听到你屋里乒乒乓乓的啊?”刘氏往孙氏那屋里探了个头,好奇的问。
孙氏笑着解释了句,随即把屋门关上来到院子里,“走,烧饭去,再不烧他们都要饿肚子了。”
这边有刘氏帮忙,杨若晴自然也不用留下来,她赶紧回了骆家准备跟王翠莲一块儿烧晌午饭。
虽然自己是杨家的闺女,但同时也是骆家的媳妇,像这种传统节日也不能一味的待在娘家帮忙,重心还得放在夫家。
夫家有长辈,有孩子。平日里多对娘家照顾点,在夫家和娘家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王翠莲隔夜就浸泡了糯米,是那种红色的血糯米,今个跟肉沫一块儿蒸珍珠丸子。
除此外还磨了米粉,揉了肉沫和咸菜葱花进去,捏炒粉圆子。
炒粉圆子出锅的时候外形跟剥掉皮的荸荠很相似,只不过两面在锅里煎得带上了一层薄薄的金黄,吃在嘴里外脆里软,是长坪村这一带每年中元节最具特色的一道菜,简直能跟过年时候的肉丸子肉饼相媲美。
而且,骆家用来做炒粉圆子的油也很讲究。
这不,杨若晴从一排的小坛坛罐罐里挑出一只成人拳头大的小坛子,擦去外面的灰,放到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