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董祭酒。”
刘通没有想到,国子监的祭酒董德章会来迎接自己。
“盛名之下无虚士,刘大家能得到皇太孙殿下的赞誉,京城国子监能邀请来刘大家演讲,是国子监的荣幸,我又如何能不来呢。”
“董祭酒过誉了,在下何德何能,敢领受如此殊荣。”
刘通连连摇手。
开玩笑呢。
眼前的人是国子监的祭酒,天下英才培育场所的最高负责人,刘通遇到每名国子监国子时,不敢有一点得意张扬,更别提眼前的祭酒。
“其实国子监也是名利场所,没有那么神奇。”
董德章很随意的说道:“刘大家有名,国子监也能获得名,国子监还请过商人们来演讲呢。”
“啊?”
刘通傻眼了。
“当然了,商人总不好意思空手而来,以前社会的贤达们,有传统出钱办社学,鼓励人们读书,现在社学还存在,国子监的建设,也需要钱啊,商人们捐了钱,自己也获得了名望,何乐而不为也。”
如此的祭酒,与京城国子监的祭酒两人做派丝毫不同。
不过呢。
刘通倒是喜欢对方的直接,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
刘通很反感社会上的过度礼仪。
随着人们的生活富裕,许多人越来越讲究,把大户人家的一套用在了日常生活中,听说北平有户人家,吃个饭的规矩都有好几套。
甚至有人在报纸上提倡恢复周礼。
只其中一样,不同的场所吃饭,不同的礼仪,周礼甚至记载了不同的场景,各种走路步伐的动作,真要是恢复了周礼,刘通都不敢想,活的该多累呀。
对眼前祭酒的印象大大提升,关系亲热了起来,才第一次见面,刘通对此人的外交能力大大称叹。
外部平等关系。
成为了热门的话题,其中关于外来人口的权益情况。
“北部矿区使用的外来劳力,虽然社会发展的红利,无法兼顾他们,并不是一视同仁的对待,可理应超过他们本国的生活水平。”
“可是他们既然选择去矿工上班,说明了他们的确活的比在他们的本国要好啊。”
有人指出。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
“精神文明上,同样要关照他们,中华文明是海纳百川,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从人性的角度出发,给予他们文明的光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