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地区河道密集,四通八达,在河流上,时不时有船只通行,有客船、商船、漕船、花船。
高效的运输方式,为江淮地区的商品流通提供了便利,因此打造出了中国经商氛围最浓厚的优势。
一艘小舟穿峡过水,天空微雨,时而一点两点,像是半空中落下,往远处看去,又像是看不到了。
船头,坐着一名穿着蓑衣,头戴蓑帽的读书人,饶有兴趣的探究天象。
良久。
“不期云生西北,雾锁东南啊。”读书人长叹一声。
船尾行船的老翁,听不懂读书人在说什么,只是知道请他这趟出船的人,是大有来头的,慎重的请求老翁照顾好读书人。
一路上,读书人都没有下船,只有在江河上无过往船只的时候,才会从船棚中出来透透气。
应天府,听雨轩。
这处不知名的庭院,竟然同时出现几名身份显赫的人,人们仿佛在等着谁。
“估摸路程,应该是今日到,这都已经下午了,会不会路上耽误了行程?”
齐泰来来回回的踱步,忍不住自言自语。
黄子澄正要开口,余光扫到了茹瑺,见到这位“敌人”,黄子澄扭过了头不愿意说话。
因此庭院阁台,虽然有五六人,但却显得很寂静。
“我觉得希直还是不应该来,万一被锦衣卫发现他悄悄来了京城,那他多年在地方的养望就毁于一旦了。”
有名中年人见无人说话,忍不住回道。
“可朝廷如今的局势,人心已经散了,许多观望的官员开始迟疑起来,所以需要希直来稳定人心。”
燕王领兵出辽,晋王领兵出塞,秦王更是复出,开始领兵平乱,三王的势力发展,令应天府部分官员感受到了威胁。
“来了。”
“希直先生来了。”
门口,管家进来通传,人们连忙去迎接。
方孝孺在众人面前,一副平静如常之态,面露微笑,刚见到方孝孺的样子,人们突然觉得安心了起来。
哪怕是势如水火的黄子澄和茹瑺两人,在方孝孺面前,都克制了许多,能笑着说两句话。
第二日,京城皇太孙德孝美名,传播的越发广泛,连市井之间都知道皇太孙是很有德范的人。
并且有指责秦王昏聩,在前线作战不利之说。
秦王的名声,在应天府已经臭不可闻,连三岁小孩都知道秦王是不孝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