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和大明交换,一船一船的大米鱼贯而来,比种地安稳多了,不用再怕天灾荒年。
当光这些产业也不够700多万朝鲜人活的,咋办呢?做为宗主国肯定不会看着小弟挨饿。人多活少是吧?好办,搞劳务输出,把富裕的劳动力送到大明辽阳省开荒去。
那里需要大量人手开垦荒地、修路筑坝、挖沟疏渠,扔过来几十万人都是毛毛雨。来了管吃管喝管穿管住,三五年一换,临走还给工资呢。
要是年纪合适、工作期间表现好,汉语说的利落,又特别心向大明,还可能获得推荐进入垦荒团的新学。学个三四年,就可以报考大明陆军或者海军预备役。
一旦被录取,个人和家庭这辈子就算拿下了。只要不特别倒霉很快战死,每个月的兵饷够在朝鲜生活的一大家子过上小地主般的生活。
要是能多服役几年,把勋衔往上混混,到达一定级别和年限,将来退役之后就可以把父母妻儿都接过来,成为大明百姓。用抚恤金或者退役金买块地,或者找个工厂上班,就算彻底脱离苦难了。
所以大部分朝鲜百姓都很乐意享受大明帝国带来的变化,只有少数朝鲜统治阶级因为失去了太多权力怀恨在心。但他们掀不起浪花,因为没有人心,谁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一目了然,说啥民族、国家都是白搭。
东亚风平浪静,东南半岛上也波澜不惊。有了帝国海军的存在,相邻的南掌国、柬埔寨、大城和柔佛都老实了不少。不管心里咋想,反正表面上不敢反对大明帝国的实际管控。
首先被解决的就是边界问题,在大明礼部的召集下,各国派使节齐聚京城,先在地图上规划好各自势力范围,然后拿着地图回去,雇佣帝国海军帮忙测绘,安放界桩。
从此以后这张图就是法定边界了,遵守的法是大明律法。谁反对,帝国海军就去找谁谈心,谁主动挑起争端还不听劝,一样也要被谈心。
接下来就是向各国、各势力派驻使节,对方如果愿意也可以向京城派驻使节。这么做一是方便联络,二是随时监督各国的状态。有些事情完全不用等到爆发之后处理,早知道病因可以早对症下药。
当然也有硬骨头,比如缅甸的东吁王朝。在被大明帝国从陆地和海上南北夹攻之后,东吁王朝收缩到了缅甸中部,却死活不肯服软。
不过他们也撑不了多久了,大明帝国是没有继续进攻,但东边的大城王国真不手软。在得到了武器装备,并受到帝国海军训练之后,只要季节合适气候允许,双方就会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