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说的不仅仅是女人。但凡睁开一只眼稍微瞄下外面的世界,就不会如此无知无畏。
“陛下,若是放弃辽东,兵将可以撤回关内,数十万汉民该如何处置?”
有了翁正春的反对,其余人等算是得到了比较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兵部尚书孙玮看来也不太同意放弃辽东,但又无力反驳皇帝提出的几个关键问题,只能选择曲线救国拿辽东百姓说事儿。
“辽东民风与关内不同,半汉半胡,强行驱赶必遭仇视,反而不美。责令当地守军及早张贴告示讲明缘由,何去何从由他们去吧。”
说起辽东百姓洪涛更加烦躁了,国家明明在自己的统治之下,却无法获知准确人口数量,甚至连个大概其都无从估算。由于明初永不起科的祖训,终明一朝历代皇帝对人口普查都没什么兴趣,或者干脆就不做。
辽东的情况更加复杂,属于各民族混居,既有汉人军户又有朝鲜难民还有蒙古、女真各部,能给出人口数量的只有军户,但依旧很不准。
军户逃散、冒名、空饷情况严重,各将领的私兵又不做登记,还没有专门负责民政的布政使司,有说上百万的,有说大几十万的,有说好几百万的,差距太大根本无从判断。
更麻烦的是辽东汉人已经落地生根了,只要日子还过得下去就不愿意入关。要是让军队强行驱赶,那一路上不知要死多少人,妥妥的人间惨剧。
就算把人带回了关内也不会得到一丁点感激,反而会更加痛恨朝廷。啥国家民族,对本时代的百姓来讲就是天方夜谭。在哪里能活下去,活舒服点,哪里就是家。谁能少一些欺压,多留点粮食,谁就是皇帝。
与其费力不讨好,不如任其自然。乐意入关的朝廷担负一部分费用,可以提供工作但没有多少土地。不乐意搬家的也不强求,留下好好过日子,将来肯定还有融入大家庭的那一天,到时候再继续当大明子民也不晚。
至于说会不会成为女真崛起的催化剂,当然会了,在任何时候人都是最宝贵的资源。有了这大几十万或者上百万人口,建州女真会突然间强大起来。
但洪涛不担心,就算给一亿人口也不可能马上变成国力,尤其在农耕时代,最短最短也得经过一年的劳作才有收获。农作物是有生长期的,没粮食,人口越多死得越快。
只要有自己在,建州女真想踏踏实实种地发展爆兵几乎是不可能的,堵死山海关也没用,努尔哈赤恐怕还不知道有登陆作战一说。
见到皇帝不慌不忙对答如流,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