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会为灾区提供生产工具,剩下的就靠百姓自己解决。
这一点合理也不合理。
终其根本还是因为朝廷没钱没粮。
商君之时的秦国也是最艰难的时候,那是的国库连老鼠进去了都得哭着离开,如何去救治百姓。
而后来的秦国也连年大战,国库也都是左手进,右手出,同样没有足够多的余粮去接济百姓。
“最关键的是,官府做什么,要让百姓知道这么做的目的,而不是丢下一道政令,就让百姓去执行。”
“比如修建郑国渠,秦国为什么能在短短十年内耗费三十万人力修成,而且没有发生任何的暴动事件?”
“因为郑国和陛下告诉了关中士族和百姓,修建郑国渠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李斯恍然大悟。
朝廷的一些大型工程都需要征发徭役,可是很多时候并不会告知百姓是为什么这么做。
主观去做和被动去做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所以,秦国有必要在各郡县乡里安排一些读书人去给老百姓们解释政令,反正花不了几个钱,甚至还能赚上一笔。”
言晏笑着说道。
“还能赚?”李斯诧异了。
“想要为官,是不是需要熟悉律法政令?”言晏反问道。
“嗯!”李斯点头。
这就是门客的由来,很多门客就是先入官员幕府,帮着官员处理政务,然后再由官员举荐。
“那么天下读书人那么多,谁都能被招揽为门客?”言晏反问道。
李斯摇头,这不可能。
除非在一地特别有名望的人,否则想要拜入那些官员的府邸成为幕僚门客是难之又难。
在科举之后,这种行为被称为行卷,但是真正被看上的很少很少,李白行卷都失败了。
“那么能读书的人,家里多少是有些钱的!”言晏笑着说道。
李斯再次点头,他出身算是微末了,但是其实家里还是有点钱的。
“所以,可以在官府属衙中招募一些刚刚从学府私塾出师的士子从旁协助官府工作,并且这个机会是要花钱才能得到的。”
“有钱的能直接进入官府学习,没钱的就帮着官府给百姓解答政令。”
“这也是天下最广大士子想要接触朝政的唯一途径。”
李斯眼前一亮。
这个钱不需要很多,按月算,一月十几文,能读书的家庭也是能负担的起的,而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