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尝试过在军队里发展自己人?”
托马杰符卡回复道:“这是自然,我们通过各种手段向军队渗透过,但是这种渗透,只能拉拢一部分底层士兵和下级军官,不足以改变军队的整体态度。”
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叶卡捷琳诺斯拉夫,或者说西切斯拉夫作为乌克兰的军事重镇,如果军队听从伪军政府的指挥,就算叶卡捷琳诺斯拉夫的所有市民被工党拉拢过来也无济于事。
托马杰符卡接着说道:“最大的问题,在于当地的驻军有很多都是从其他地方调过来的军队,这让我们对军队的渗透难以展开,而且在当地驻军里,还有德奥等国家的军事顾问,有他们给伪军出谋划策,进一步加剧了我们工作的难度。”
马林科夫皱着眉头问道:“既然如此,你们拉拢到了多少军队成员?尤其是下级军官,最高的什么位置?有多少人?是否可靠?”
既然知道了叶卡捷琳诺斯拉夫的问题所在,马林科夫只能尽可能的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帮助接下来活动进行铺垫。
托马杰符卡说道:“我们拉拢到了当地驻军里的三位连长和一位团长,他们都是世界大战时,因为战争原因被挑拨上来的军官,因为出身低的原因所以职位不高……”
总结而言,这些军官出身比较低,如果按照正常情况,没有战争发生的话,说不定还在地里刨土豆,但是因为一战中表现突出,所以被挑拨为军官。
而随着托马杰符卡的继续介绍,马林科夫也知道了工党能影响的军队人数差不多在三千人左右。
但这仅仅是影响,毕竟很多人虽然同情或者支持工党的理念,但是他们可没有和工党一起干的觉悟。
不过,这却让马林科夫下定了决心,他铿锵有力的说道:“足够了,三千名军队人员,加上上万工人,只要我们再摆平将近三万的伪军武装,那就能让叶卡捷琳诺斯拉夫改旗易帜。”
“虽然,我们人数少,但是伪军战斗力意志薄弱,这就是我们的机会,只要我们能先发制人,控制住伪军的高层,还有叶卡捷琳诺斯拉夫的重要机关和场所,叶卡捷琳诺斯拉夫的伪军政府就会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最后等到边境军队配合,我们就能顺利突破伪军政府的防御,最终解放乌克兰。”
以小博大确实风险很高,但是俄国工党能够成功,并且最终夺取国家政权,本来就是靠着这种手段屡试不爽,在俄国工党组织国内运动的时候,成员数量也才二三十万规模,而彼时沙皇俄国可是有数百万的军队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