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们造成的影响。”
“尤其是外部进口铜矿,对铜矿带的威胁最大,他们打破了国内铜矿的市场行情,导致这些年铜矿价格缩水。”
“而中央出于外交,环境,殖民地开发等因素的考虑,并不拒绝进口铜矿进入国内,这就让我们的经济发展遇到了瓶颈,如果突破不了这个瓶颈,不说更进一步,未来整个铜矿带都有可能因此没落。”
外交层面的典型体现就是,东非从南美各国进口了大量铜矿资源,东非拉拢南美各国之心,路人皆知。
而想要拉拢这些国家,自然要和他们进行利益上的绑定,而购买当地的农产品和矿产资源,是最常见的办法之一。
而从客观角度来说,东非从来都不是一个铜矿缺乏的国家,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但是,东非政府并不介意通过购买智利,秘鲁等国家的铜矿,来拉近双方的关系,更何况这些国家的铜矿量大质优,价格也并不比本国铜矿高多少。
而国家利益显然未必和地方利益完全一致,东非政府不介意大量引入国外或者殖民地的铜矿,铜矿带地区显然是介意的,但是他们又无法阻止这件事,毕竟铜矿带在东非本土都不具备唯一性,东非产铜矿的地方还有很多。
德伯尔恩的话也让波克陷入了思考,就像德伯尔恩所言,铜矿带城市过度依赖铜矿资源开发,而现在有了外部竞争,确实对卢本巴希造成了影响。
而之所以,波克没有德伯尔恩那种急迫性的原因,则是卢本巴希的条件比基特韦要好得多,不管交通,教育,甚至资源上都是如此。
不过,现在德伯尔恩既然提出了问题,他还是愿意顺水推舟的但是要先看看德伯尔恩是怎么一个合作方案。
于是波克市长问道:“那你们打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又应该如何合作?”
德伯尔恩市长说道:“现在,我们无法阻止中央政府的决议,通过联合其他城市,限制进口铜矿进入东非。”
“所以,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从我们自身来解决,而铜矿以及相关产业又是我们的核心和基础,显然也不能放弃。”
“而进口铜矿,主要威胁的是我们的上游产业,但是在中下游产业我们还是有很大优势的,但是,这种优势依旧有被反超的风险。”
“所以,我们应该从两点出发,在上游产业,也就是铜矿开采方面,和铜矿带其他地区达成协议,根据资源情况,经济实力,人口等因素,来分配开采份额,统一价格,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